近日,一則喜訊傳來——江鈴集團駐紅谷灘區流湖鎮紅星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彭子佳獲評2023年度省級鄉村振興優秀駐村干部。
從車間到鄉村,從一名汽車工程師到駐村第一書記,彭子佳快速調整角色、全身心投入,挑起駐村工作的擔子,將滿腔熱情灑在希望的田野上,以一顆紅心閃耀紅星村。
(左一為彭子佳)
面對紅星村村民收入單一、村集體經濟薄弱、青壯年勞力不足、整體規劃欠缺的現狀,彭子佳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著力點,通過發展產業盤活集體經濟,從而帶動紅星村的經濟發展。
紅星村的產業振興該從哪里開始?經過一番走訪調研,彭子佳發現,當地水資源豐富,卻未得到充分利用。在與村“兩委”溝通后,彭子佳決定嘗試“工廠化”養魚項目,爭取把水資源變成發家致富的金資源。
發展“工廠化”養魚,資金和運營是大問題。彭子佳立馬組織鄉賢參觀工廠化養魚基地,了解產業模式,并與“工廠化”養魚孵化基地探討雙方合作模式。項目很快敲定落地,實行“1+N”產業利益聯結。目前,養魚基地已投資600余萬元,占地50余畝,建成4個溫控養殖大棚,共有4套工廠循環水養殖系統,年產鱖魚20-24萬斤,每年能為村集體增加6萬余元經營性收入,為村里提供5個就業崗位。
在“工廠化”養魚模式成功后,彭子佳又馬不停蹄,積極對接上級部門,為紅星村爭取到了“社企對接重點村”項目,打造高產高質水稻田。通過搭建“3+N”產業服務平臺,為紅星村申請到金融、農資、銷售等一系列產業服務,120畝水稻高產示范田實現了集種植、生產技術服務、加工、銷售于一體的訂單生產鏈,預計每百斤增收5元,實現“為村民增收、村集體創收”的雙收目標。
目前,全村農業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,彭子佳又在規劃紅星村綠色生態蔬果產業基地,實施“一心、兩區”的建設,即建設一個育苗中心,一個設施蔬果生產大棚采摘區和一個露天蔬菜種植區,逐步打造蔬菜優勢特色產業。
為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,彭子佳帶領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在紅星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:關注留守兒童,與江鈴股份發動機廠黨委聯合開展防溺水暑期公益學習班,增強青少年防溺水自救自護能力;重陽節為上百位在村老人送上節日祝福,厚植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氣……在彭子佳看來,鄉村振興,不僅要產業興旺,還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。他用實際行動,將黨的關懷與溫暖傳遞給紅星村的每一位村民,為紅星村發展注入紅色力量。
初心不變、愛心不減、腳步不停,彭子佳的青春底色成為江鈴集團“產業報國”使命的生動寫照。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從洛陽村、仙亭村到紅星村,一批批江鈴人用愛心持續回饋社會,用初心澆灌著鄉村振興熱土。未來,江鈴集團將保持幫扶力量不減、幫扶政策不變,力爭把定點幫扶“責任田”打造成鄉村振興“示范田”,書寫好助力鄉村振興新篇章。